最早在1895年的美國,曾經就將從腰椎旁的脂肪置入乳房豐胸,一直到了1980年代,許多抽脂手術後抽取的脂肪大量使用在注射入皮下組織使得身體各部分線條的調整獲得很好的改善。然而1980年代末期,因為大量使用的關係,美國整形外科醫師協會(ASPS)發出注意脂肪局部壞死或鈣化的疑慮,擔憂模糊了乳癌的診斷。但是其實只要是乳房的手術(切片,創傷,哺乳期的發炎反應,以及皮瓣重建等等)都有機會造成硬塊及鈣化表現。2007年,自體脂肪移植大師Coleman在整形外科最著名國際期刊雜誌(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中發表,在他1995至2000年間,包括小乳症,管狀乳,重建後不平整修復等等17項以脂肪移植隆乳的手術中,所以都病患滿意束後的美觀度,柔軟度,以及自信度,在追蹤的案例中,也無誤診乳癌發生或者造成乳癌風險的證據。